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每个家庭都把所有最珍贵的爱和物质给予他们的孩子,当然也都希望孩子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每个家庭都为此不断地努力,不停地付出,但结果各有不同。看到孩子在学校、老师、家庭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努力地学习,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心慰,也想分享一些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感受。
一、给孩子最好的营养是爱和包容
孩子身体的成长需要营养,孩子思想的成长更需要营养,我想思想成长最好的营养应该是爱和包容,每位家长表达爱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默默付出羞于表达,有的严格管教话语刻薄,与内心充满爱但却不能正确表达相比,我想最好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让孩子能真正直接的感受到爱,通过父母日常的行为和话语,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她被父母的爱包围着,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和珍惜,包容孩子日常小的错误和问题,从互相理解的角度用尊重的话语与孩子交流,用鼓励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二、底线问题绝不让步,不能让爱变为溺爱。
在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和包容的基础上,在涉及底线和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让步,因为这是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棍棒也好、狼式也好,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式,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方向性的问题,一旦错误将影响孩子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在这些问题上让步包容将使爱变为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和不负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小事讲包容,大事讲原则。
三、身教重于言传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要求孩子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而作为父母却每日看电视、打麻将、玩手机。如果长期这样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虽然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已经做不到像孩子那样早起晚睡的学习,但至少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父母能看看书,学习一些自已喜欢的事情,比如手工艺、计算机等,陪孩子做些有意义的事,与孩子一起学习进步,我想这样的身教会比只是口头上的要求和说教,效果要好很多。
四、国学教育奠定素质基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弟子规中的大部分教育都对孩子素质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虽然里面确有一些过时的观念,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正向作用还是非常明显。孩子从小学就听学校每天广播弟子规,不知不觉中小学毕业时已能朗朗背诵。在引导兴趣的前提下,孩子又熟读了水浒、三国、西游等名著,背诵学习了道德经论语等国学经典。在崇尚物质追求的背景下,信仰和思想少人提及,但作为学生的孩子如果只追求成绩,忽视素质修养,可能会越来越浮躁,沉不信气。国学在提高孩子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五、孩子自身品质起决定性作用
在每个家庭都采用各自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可能孩子自已的努力和优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曾经参观王渔洋纪念馆得知,王氏家庭三百年间考取三十名进士、五十二名举人、八百九十六名秀才,能与其家族相比的只有张延玉家族,这些大的家族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都有自己一套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一套系统科学的教育方法确实可以培养孩子正确坚定的价值观,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成才。但现在三口之家的模式,已经难以形成系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每个家庭都在不断摸索尝试,这些方式的作用也就难以得到验证。更多起决定作用的可能是孩子自身的努力、优秀和自律。作为父母也不敢把孩子的优秀都归结到自已的身上。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每位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以上只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点感受。今后,希望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把孩子教育的更好、更优秀。
2020年7月19日
![图片[1]-与孩子一起成长-阳光小屋](https://070318.xyz/wp-content/uploads/2020/12/timg-1024x776.jpg)
暂无评论内容